工业园区
 
工程招标
商会博客
 
光彩事业
首页 > 光彩事业 > 详细信息
回乡创业天高地阔——记九龙镇舟陂村创业青年王德海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5-12-16 点击次数:4009
都说外边的世界很精彩,我感觉家乡风景也不错。”12月9日,在九龙镇舟陂村,回乡创业的王德海笑着对记者说。
   
    “对一个有志的年轻人而言,无论他身在何处,他就是一块金子,发光是早晚的事。德海就是金子,他在外地闪闪发光,回到家乡依旧光彩夺目。”舟陂村村主任王振征说。
   
   今年33岁的王德海,17岁去广州汕头打工,头脑灵活的他,19岁便和几个同乡大胆地承包了一家彩印厂的彩印业务。历经15年的拼搏有了一番业绩,2011年秋,他在家乡与几位朋友的小聚中,发现了家乡门业的商机。经过走访调查,他发现我市从外地调配的各类房屋用门,成本较高,且市场需求量大。回到汕头后,一个大胆的想法从他心底冒出:回乡创业。
   
    说干就干,素来雷厉风行、做事果敢的王德海,2011年底告别汕头,回到了家乡,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路。没有厂房,他拆掉家里的房屋,建起了简易厂房;没有设备,他跑浙江去山东,把设备调试安装到位;没技术,他带着妻子丁心瑞到郑州学技术。创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是何等的艰难。刚刚开始的头几个月,由于对电烤与火烤技术结合不好,掌握不到位,生产的室内门和室外门大部分成了废品。几乎是倾其所有建厂的王德海犹豫了:“我没有过分的奢望,难道我一天卖一个门也无法实现吗?”理解他的妻子见他着急得黑发变白,就劝他,真不行,就放弃,一切从头再来。但王德海看准的事情,就从不言放弃。经过夫妻俩人的共同努力,终于把电烤和火烤的结合技术攻了下来,夫妻俩人看到自己亲手做出来的产品,对视着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做出产品只是第一步,销路是企业生存的关键。于是,王德海每天清早用三轮车拉着自己生产的各类门到建材城兜售,下午4点多返回厂里继续赶工。日复一日,如今,三年过去了,王德海的王氏赐麟门业逐渐在市场上站住了脚跟。他的厂早已不是他和妻子俩个人的小作坊了,村里和附近的乡亲10多个人已经成了王氏赐麟门业的工人,产品开始向系列延伸,深拉伸钢木门、实木复合烤漆门、钛镁合金玻璃门和防盗门以及艺术门成功推向市场。
   
    无疑,王德海历经创业之苦,回乡创业是成功的。但王德海对家乡的乡里乡亲有着一份特殊的情谊。“我从小就是一个苦孩子,过去,家里困难的时候,左邻右舍没有少帮忙。现在日子好过了,不能忘本。”王德海说。三年来,由于自己做的是门业,家家户户离不开门,每逢谁家建房盖屋,他都会亲自送门上门,以成本价卖给他们;村民没有休闲娱乐健身的地方,他就出资在自己厂子的门口,硬化了300多平米的一个小广场,花2万多元从南方购置了健身器材,无偿地供村民使用;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他每年春节都要送钱送物,关心慰问;村民王中山患有眼疾,妻子聋哑,惟一的20岁儿子在外学艺雕,王德海经常帮助他们。
   
   “德海这孩子心底善良,每逢他回来,村民们都把他当亲人。”村主任王振征感触很深。
   
   “就我们当地而言,我们不缺做各类室内外用门的资源,我们欠缺的主要是技术。对于原材料来说,缺乏这样的企业,即使有,成本要比外地高。随着我市回乡创业人员的增多,是否借鉴外地经验,把企业分门别类,进行系统化的合作,应该是一个努力的方向。当前,我们赐麟门业亟待解决的是厂区问题,现在厂子被一分为二,一个做室内门,一个生产玻璃门,运作起来困难重重。如果有自己的厂区,企业运作起来得心应手,业绩会迈上一个新台阶。”王德海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上一条: “药材女王”王海华带领5000余农户致富
下一条: 薛志根:“幸福家会”万事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