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
 
工程招标
商会博客
 
社交礼仪
首页 > 社交礼仪 > 详细信息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大学生礼仪)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5-5-8 点击次数:1838

   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然而,在大学校园仍有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还有许多与大学生的礼仪修养、与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的现象。可见,对大学生进行社交礼仪教育具有跨时代、跨世纪的特殊意义。因为,社交礼仪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必需,而且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强烈要求。 
1、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任何社会的交际活动都离不开礼仪,而且人类越进步,社会生活社会化,人们也就越需要礼仪来调节社会生活。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交际生活的钥匙

    当代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他们十分渴望获得真正的友谊,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大学生一般都远离家乡父母,过着集体生活,与其他同学处在平等位置,失去了以前那种对父母的“血缘上的”、“无条件的”依赖。因此,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并在交往过程中获得友谊,是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需要,是从“依赖于人”的人发展成“独立”的人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功地走向社会的需要。事实上,在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渴望友谊和情感交流是大学生心理的一个重要特点。但也有不少大学生却不同程度的表现出 “自我封闭”的倾向。时常出现“孤独寂寞”、“没有朋友”的情绪体验。产生这种情况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较为普遍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友谊,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没有真正走出早期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依赖他人”、“不平等的”人际交往模式,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 “依附于人”、“利用他人”、“个人中心”、“求全责备”等倾向, 偏离友谊“无私、平等、尊重”的根本原则;另一方面是缺乏社交的技巧,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也不善于了解他人的情感和思想,缺乏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等,因而导致人际交往受挫或交际范围狭窄。长期发展的结果就是感到孤独寂寞,缺少朋友,形成一些心理障碍,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让大学生学习社交礼仪的基本规范和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交往技巧,积累交往经验,在交往过程中学会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的原则,就能很快与交往对象接近,使他们觉得你是熟悉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

    实践表明,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和自尊,降低挫折感,缓解内心的冲突和苦闷宣泄愤怒、压抑和痛苦,减少孤独、寂寞、空虚和夸奖等。这些都是十分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而且也会使大学生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产生了不良情绪则能够得到有效的排遣。 

    同时,社交礼仪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让大学生学习和掌握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他们就能凭借它去顺利地开启各种交际活动的大门和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这样,不仅是形成良好的社会心理氛围的主要途径,而且对于大学生个体来说,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心理保健功能。

2、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

    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而社交礼仪教育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因为,礼仪是整个人生旅途中的必修课。任何一个生活在某一礼仪习俗和规范环境中的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该礼仪的约束。自觉地接受社会礼仪约束的人,就被人们认识为“成熟的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反之,一个人如果不能遵守社会生活中的礼仪要求,他就会被该社会中的人视为“警世骇俗”的“异端”,就会受到人们的排斥,社会就会以道德和舆论的手段来对他加以约束。 大学生堪称“准社会人”,还不是真正的社会人。他们有一种强烈地走向社会的需要,同时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比如,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与领导、同事打交道,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进行自我形象设计,如何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等社会交往问题。然而大学生的社会心理承受力直接影响到交际活动的质量。一个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人,在交际活动中遇到各种情况和困难时,都能始终保持沉着稳定的心理状态,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迅速采取最合理的行为方式,化险为夷,争取主动。相反,一些缺乏良好的心理承受力的人,在参加重大交际活动前,常会出现惊慌恐惧,心神不定,坐卧不安的状况,有的在交际活动开始后,甚至会出现心跳加快,四肢颤抖,说话声调不正常的现象。那么,对大学生进行社交礼仪教育,让大学生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不仅满足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而且,还可以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心理承受力。

3、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目前,在不少高校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学生学的是高层次的道德规范,实际行为上却往往达不到基础道德的水平。这是与社交礼仪教育的缺乏分不开的。因为,礼仪是一种社会规范,是调整社会生活成员在社会中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社会规范主要包括法律规范和非法律规范两大类别。礼仪是一种非法律规范,它主要包括道德规范、宗教规范、习俗、共同生活准则等。其中,道德规范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因为,它是从社会生活中概括提炼出来的一种自觉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的。社会礼仪反映了人们在共同生活、彼此交往中最一般的道德关系,是保证交往活动顺利进行和社会生活正常秩序的重要因素。社交礼仪是一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的学科。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教育可以丰富他们的礼仪知识,让他们明确地掌握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礼仪规范,并指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按照社交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行为,真正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有较高道德素质的现代文明人。

4、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指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去塑造和培养大学生的内在品格和修养,也就是塑造大学生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高品位的文化境界。人文教育有明显的教化功能。它作用于人的情感状态,影响和改变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个性等,最终目标是较会大学生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做文明人。现在一般认为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在文学、艺术、历史文化、哲学、伦理等学科中。而社交礼仪教育涵盖了中国民族的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可见,社交礼仪教育更能直接地教会大学生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做文明人。因此,《社交礼仪》课应完全可以纳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之列,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在高校中推广和普及,这有助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5、社交礼教与有利于强化大学生文明行为,提高文明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交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因为讲文明、讲礼貌是人们精神文明程度的实际体现。普及和应用礼仪知识,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通过社交礼仪教育,让大学生明确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然而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形象,同时也影响到整个学校的精神面貌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通过社交礼仪教育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培养大学生应对酬答的实际能力,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具备基本的文明教养。让文明之花在我们校园遍地开放。如果人人讲礼仪,我们的社会将充满和谐与温馨。由此可见,社交礼仪的根本目标是要教育、引导全体公民自觉遵循社会主义礼貌道德规范以及相应的社交礼仪形式,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养成人们文明行为的习惯,促使良好社会风尚形成,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达到高度和谐有序,努力推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社交礼仪是指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交际能力等。社交在当今社会人际交往中发挥的作用愈显重要。通过社交,人们可以沟通心灵,建立深厚友谊,取得支持与帮助;通过社交,人们可以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对取得事业成功大有获益。随着人们相互合作、相互交往的机会日趋增多,如何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应对自如,凸显个人魅力。通过《社交礼仪》节目VCD的学习,您会发现人生的改变从这一时刻开始。
适用对象:从事社会交往和公共关系的人士、商务人士、职场人士、企业白领、销售主管
主讲专家:金正昆
浙江东阳市人,生于1959年11月6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系系主任、礼仪与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主任、政府多部门礼仪顾问
个人专著:《服务礼仪》、《社交礼仪》、《公关礼仪》《国际礼仪》、《政务礼仪》、《商务礼仪》
研究领域外交学礼仪学传播学
《社交礼仪》各集主要内容:
1.社交礼仪概述
2.遵守公德
3.称呼
4.介绍自己
5.介绍他人
6.相见礼节(上)
7.相见礼节(下)
8.名片(上)
9.名片(下)
10.交谈的方式
11.谈话的内容
12.拜访
13.待客
14.电话
15.书信
16.电子信函
17.礼品
18.鲜花为礼

6.社交的重要性 
社交的重要性,也可以说是社交的功能与作用。 
综合来讲,人们从事社交活动主要目的有以下四点: 
1、交流信息 
也叫信息资源共享。我们在生活中需要获取大量信息以供生计参考,由于个人的活动范围有限,直接获取一手信息资源的能力也就受到很大的限制,而这众多的信息大多是在我们与他人打交道时所获取来的。比如,我们开车到另外一个地方,而其中有段路正在修路或发生交通事故禁止通行,那么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个信息的话,我们便会按原路线行进,在中途不得不改道而行,但是如果我们通过朋友或亲戚或同事或者广播电视网络等社会媒体那里得知此消息后,我们便可提前修正去往的路线,少走冤枉路。 
2、增进感情 
在社交上投入的时间将带来感情上的收获,如我们与亲戚朋友在一起休闲娱乐。 
3、建立关系 
社交在很多情况下是建立诸如商业合作、感情姻缘等关系的纽带。 
在建立关系的过程中,记得要学会跟进关系,避免忘记。日近日密,日疏日远。 
4、充实自我 
丰富人生阅历和人性情感。

补充:


 自信是社交最好的外衣
  自信具有非凡的魔力,是社交成功的第一秘诀。只有自信的人,才会尊重自己,也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一个缺乏自信的人很难吸引别人的注意,也很少能和别人自如交往。这会为他的社交凭空增加不少障碍。
  社交中,不少人很不自信,笑起来肌肉乱颤,说起话来声音发抖,谈话时,不是张口结舌,就是惜字如金,只能简单地回答“是”、“不”、“行”等词语,和别人在一起时也不敢看别人的眼睛,甚至出现口干舌燥、呼吸急促等生理不适。这些,都是社交中不自信的表现。
  据统计,90%的人在社交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点恐惧心理,这种心理的根源就是不自信。自信是成功社交的第一步,自信需要自我肯定,需要恰当地展示自己的优点。试想,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喜欢,那别人又怎么会喜欢他呢?长此以往,必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更加自卑,不敢和人主动交往。
  一、自信:做最好的自己
  上帝造人时,没有刻意造一无是处的废人,任何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别人不具备的优势和亮点。正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社交中,只要主动展示自己最擅长、最亮丽的一面,就能为你赢得掌声,让你自信地昂起头颅。
  周舟是一个智障少年,无论从外貌、举止,还是智商检测,都毫无疑问地证明了这一点。然而,他却具有非凡的音乐指挥的天赋,曾多次指挥大型乐队演奏,被人惊叹为具有神秘的魔力。2000年,周舟随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访问美国,他精湛的乐曲指挥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所以说,任何人在社交中都没有必要自卑,再有才华的人也必有不如别人的地方。有些人之所以暂时比我们做得好,是因为他们恰到好处地展现了其优势的一面。只要我们也努力挖掘自己的长处,也一定可以做个处处受欢迎的人。
  社交中保持本色,展现自己最有魅力的一面,才能让自己举止自如,并且更加自信。有些人因怀疑自己的魅力和能力,千万百计地学习他人,殊不知本色才是最受欢迎的。一味模仿的结果,很可能别人的优势没有学到,自己的特长也丟掉了,可谓是社交版的“邯郸学步”。
  卓别林刚开始拍电影时,那些导演都坚持要他去学当时非常有名的一个德国喜剧演员,结果卓别林不但演得非常辛苦,而且观众也觉得没有新意。后来,卓别林决定根据自身特点,创造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表演方法,结果,他一下子红了起来,受到世界人民的热烈欢迎。
  金·奥特雷刚出道时,也想改掉德州乡音,学那些当红明星,穿得衣冠楚楚,说着正宗的纽约腔。可大家却觉得他不伦不类,都在暗地里笑话他。后来,他决定做回他自己。他开始弹五弦琴,唱他的西部歌曲,终于开始了伟大的演艺生涯,成为全世界有名的西部歌星。
  卡耐基曾对我们说过,要做你自己。社交中,只要你唱你自己的歌,画你自己的画,一举一动自然而不造作,那么,你就能不卑不亢地展现自己的社交魅力。
  社交中有一个概念,叫“居家优势”,意思是说,在自己“家里”每个人都享有主动权。交往中,我们也应该充分利用这种理论,主动和别人打招呼,主动帮助别人,主动和别人交往,就好像自己是主人一样。主动者往往心理准备更充分,更能掌握社交主动权。“主动打招呼→看着对方的脸→找到话题”被称为社交三部曲。
  其实,努力去做害怕的事,害怕就会消失。所以,即使你觉得害怕,也要鼓足勇气做“先打招呼的人”。
让自己仪表得体
  如果自己衣着整洁、服饰恰当,言谈举止合乎规范,那这个人在社交中就会更多一份自信。相反,如果衣衫不整、蓬头垢面,那就容易产生自卑之心,很难真正做到自信交往。
  通常人们认定,外表良好的人拥有较好的教养、背景和素质,容易让人产生好感。所以,良好的仪表可以让人更加自信。
  一对父母带着女儿去看心理医生,说他们的女儿非常自卑,几乎不敢见人,极少说话。心理医生见到这个女孩时,也非常吃惊,只见她穿着邋里邋遢的衣服,面无表情,无论心理医生跟她说什么她都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心理医生见状,和孩子的父母耳语了一阵,然后说:“孩子,我家今晚举行晚宴,你能来帮我招待客人吗?”女孩很吃惊,但还是点了点头。
  到了晚上,心理医生听到有人敲门,打开一看,只见门外站着一个高贵典雅的女孩,她穿戴整齐,举止得体,医生看了半天,才认出她就是白天来的那个邋遢女孩。那一晚,女孩一直是晚会的焦点,所有人都想认识她,而她也表现得非常得体、恰当。
  事后,女孩告诉心理医生,她之前一直穿着破旧、肮脏的衣服,久而久之就习惯了,觉得自己就是那副样子,怎么样都不会讨人喜欢;而当心理医生邀请她去参加晚宴后,她穿上了母亲给她买的晚礼服,一下子觉得自己变了一个人,神清气爽、时时注意举止,整个人自信心大增。
  所以,社交中准备几套好一些的衣服,的确可以在无形中增加自己的自信。
练习正视别人
  社交中,一个人的眼神可以透露出许多信息。如果你不敢正视某人,他可能怀疑你做了什么对不起他的事。而一旦躲避别人的眼神成了习惯,你就会感到更加自卑,更加不如别人。而正视别人则等于告诉他:我很诚实,而且坦荡光明,并且,对你并无畏惧。
  所以,让你的眼睛为你的社交增分,正视别人的目光,这不但能给你信心,也能为你赢得别人的信任。
要有自己的主见
  一个没有主见的人是不成熟的,这样的人在社交中很难受到别人的尊重。有主见是自信的表现,是成功必备的品质。
  小王因为成绩突出,刚被提拔为部门主管,可由于他比较年轻,所以下属对他都有些小视。
  一次,下属小孙要请假,可那时正是工作紧张的时候,所有人都在加班加点,小王为难了,要不要准假呢?要是准了,小孙的工作谁来做?要是不准,以后小孙会不会对自己有意见?他决定问问其他人的意见,可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说应该准,有的说不应该准,小王更迷惑了,为这事急得团团转。
  这是笔者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个真实案例。由于缺乏主见,新任的主管小王陷入了矛盾之中,不知道何去何从。其实,准与不准,都是他的权利,对这种事,他完全可以自己作出决定,而不必征询别人的意见。它给我们在社交中的启示是只有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记住你无法讨每个人的喜欢,更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或赞许。
  小泽征尔是日本著名音乐指挥家,一次他参加指挥大赛决赛时,发现乐曲中出现了一点不和谐声音,开始他以为是演奏错了,就让乐队停下来重奏,但仍觉得不自然,他于是对乐谱提出了疑问。可在场的所有人都异口同声地说乐谱不可能有错,一定是他的错觉。面对几百名国际音乐界权威,他考虑再三,依然坚信自己是正确的。他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他的声音刚落,评判席上的评委们立即站起,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一个圈套,以试探指挥家们在发现错误而权威人士不承认时,能否坚持自己的判断,因为,只有具备这种素质的人,才能成为世界一流的指挥家。在决赛的三个选手中,只有小泽征尔能坚持自己的主见而不迎合权威的意见,从而获得了这次大赛的桂冠。
  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不能因为太在乎别人的意见而失去了自己的主见,不要未经判断就盲目接受他人的立场。在与人交换意见时,绝不可以在原则问题上让步。
  社交中,没有自己主见的人不但看起来软弱可欺,而且很难让人产生信任感和尊重感。所有人都敬重强者,对那些不自信、没有主见的人,人们最多施以廉价的同情,而不会喜欢并乐于亲近。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做一个有主见的人,给别人传递出自信的信号。
礼仪是人际关系的磁石
  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一般意指礼节、礼貌等。通常认为,一个遵守礼仪的人,其内心一般是善良、宽厚的,所以礼仪修养越高,越让人觉得其可信,在社交中也越发受尊重和赞美。
  礼仪是礼貌、品德、修养和风度的具体体现,其核心是友好和尊重。它恰似社交中的气垫,看起来似乎什么也没装,但却能奇妙地减少人际间的颠簸和摩擦。遵循礼仪,会让社交得心应手,生活也会变得和谐顺畅;而违背礼仪,则可能事倍功半,让人不愿接触,避之不及。
  礼仪是一门复杂的学问,许多大学甚至开了专门的课程来讲述它。限于篇幅,我们在此只介绍几种常见的社交礼仪,使你能在社交中自如应对、从容优雅。
  一、握手的礼仪
  握手是社交中与人见面时的一种常用礼节,是人们沟通思想、增进交流的重要方式。
  握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握手应该用右手。
  如果戴着手套的话,应该把手套摘下来。如果是女性,则可以不摘手套,但也可摘下,以示对对方极为尊重之意。伸出的手掌应该是垂直的,如果掌心向下会显得很傲慢,而掌心向上,又过于谦卑了。
  张女士是某集团的财务总监,平常很少涉及社交场合。一次,她不得不出席某宴会,就精心打扮了一番。她走进宴会大厅时,发现女主人为了表示对大家的敬意,正在和来宾一一握手。轮到张女士时,一向习惯于“左撇子”的她不假思索,就伸出了左手。女主人见状,脸都红了,不但没有将手伸向张女士,而且非常生气地转身走了,并不再理睬她,她认为张女士连基本的握手礼仪都不懂,怎么能在商场上取得成就呢?所以,以后就很少和这家公司打交道了。张女士心里知道原因,虽暗暗叫苦,却无可奈何。但从那以后,她就非常注重和别人握手时的礼仪了。
  在本案例中,张女士伸左手和别人握手是出于无心,但却让女主人以为不尊重她,所以,社交场合应该遵循一些共同的礼仪,而不能一味由着自己的习惯,否则可能会引起误解。
  第二,伸出的手应干干净净。
  如果伸出一只脏手,对方会很难堪,握也不是,不握也不是,对伸手人的印象也大打折扣。
  第三,握手要讲究次序。
  一般来说,应该年长的先向年轻的伸手,女性先向男性伸手,位高者向位低者握手。拜访时,一般主人先伸手;告别时,则是客人先伸手,并表示让对方留步。
  第四,握手要热情。
  握手时,要面露笑容,注视对方的眼睛,不能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握手的力度要适中,既不能太猛太重,把对方握疼,也不能太轻太软,甚至用指端稍碰一点。这会让对方觉得你在敷衍他。
  二、介绍别人的礼仪
  介绍,是人与人相识的重要方式。通过介绍,可以打开原来的陌生局面,扩大人际圈子。而且,只有多为别人介绍,别人才会主动为你介绍。社交中,互惠是不变的原则。
  替人做介绍时,一般需要遵循如下礼仪:
  第一,介绍应讲究次序和礼貌。
  介绍的次序一般是这样的:把男士介绍给女士;把晚辈介绍给长辈;把职位低者介绍给职位高者等。
  第二,介绍时候不要忽略两大要素。
  即介绍者的姓名和身份,如:可以说“这位是XX公司的总经理王先生”或者说“这位是XX大学的宋老师”等。
  当介绍一方时,目光应放在对方脸上,要微笑着把对方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第三,介绍要实事求是。
  既不要淡化被介绍者的重要身份,使之无法被重视,也不要胡吹乱捧,使之过于难堪。
  第四,给双方介绍之后不要马上离开。
  要等他们能谈上来几句话后再告别,否则可能使双方谈不起来。但也不要该走时逗留,当看到双方有继续深谈的意思时,应找个借口适时离开。
  三、送礼的礼仪
  送礼,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举措,也是一种感情投资。送礼可以消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距离,能恰当地向对方表示自己的友好、尊敬及其他特殊情感,并让受赠者产生高兴、感激等心理回应。恰到好处的送礼不但便于和别人交流,形成共识,还有助于开创良好的人脉关系。
  然而,如果不懂得送礼的礼仪,则可能好心办坏事。送礼也有一套独特的礼仪,有约定俗成的规矩,送什么、送给谁、怎么送等,都有讲究,绝不能胡送乱送。所以,掌握送礼的礼仪,对打开社交局面很有帮助。送礼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了解对方的禁忌
  送礼之前,要先了解一下受礼人的身份、习惯、爱好等,以免送出麻烦。
  某人去医院看望病人,好心带了一袋苹果表示慰问,谁知病人却非常生气,险些把他赶出去。原来那位病人是上海人,上海人叫“苹果”时跟“病故”两个字发音相同,所以在生病时忌讳收到苹果。由于送礼人事先不了解情况,最终弄得灰头土脸。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送礼时一定要考虑周全,照顾别人的禁忌和心理。比如,不要送钟,因为“钟”与“终”谐音,让人觉得不吉利;探望病人时不能送整盆的花,以免病人误会为久病成根等。
礼物轻重要适当
  因人、因事、因地送礼,是社交规范之一。一般来讲,礼物不能太轻,否则意义不大,或者让人误解为瞧不起他;但礼物也不能太重,否则会让受者有受贿之嫌,从而婉言谢绝。因此,礼物的选择应以对方能够愉快接受为尺度,争取少花钱,多办事;多花钱,办好事。
  例如,一位男士给他的女性朋友买了一件非常贵重的晚礼服,这位女性朋友非常尴尬,觉得收也不好,不收也不好,只好折算成钱,非得让男士收下才罢休。由于该男士没有好好地把握送礼的度,导致了双方都比较难堪的结果。
礼品要有意义
  礼物是感情的载体,任何礼物都要表示出送礼人的心意。选择礼品时,应该与你的心意相符,并使受礼者感知你的心意。所以,最好的礼品应根据对方的兴趣爱好选择,耐人寻味却不显山露水。选择礼物时,最好选那些具有思想性、趣味性、纪念性的东西,力求不落俗套,别出心裁。
  小敏的好友文文生了个小孩,大家都前去看望,有的送了一个红包,有的送了小孩穿的衣服,还有的送来了水果、奶粉等。小敏也曾生过孩子,深知十月怀胎非常不易,但她知道,文文现在最大的愿望,是当一个好母亲。于是,她买了一束代表母爱的鲜花和一本新书《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母亲》给文文,真诚地祝福她永远像鲜花一样美丽,并成为一位伟大的母亲。文文接到这份礼物非常高兴,和小敏的关系也大大加深了。
态度友善,注意言辞
  送礼时,要注意自己的动作、态度和语言。友善、大方的动作并伴随礼节性的语言,才能让对方乐于接受。在对所赠礼品进行介绍时,要多强调自己的情义,而非礼物的实际价值,否则的话,可能让人觉得此人重礼轻义,而有一种接受贿赂之感。
  一位女同学因英语成绩差向她的朋友求助,经过朋友的耐心辅导,她终于如愿考上了研究生。在临去上学前,她送给朋友一串晶莹剔透的风铃,风吹过时,风铃便会“叮叮当当”地脆响。她满含深情地说:“这个风铃陪我走过了四年时光,现在我把它送给你;当它响起时,就是我在为你真诚地祝福。”朋友听了,非常感动,觉得再贵的礼物也没有这个风铃珍贵。
  这位女同学的礼物送的比较巧妙,而且言辞也和礼物相得益彰,怪不得收到礼物的朋友会非常感动。
送礼要充满真情
  不少人认为,礼送得越多越大,越能讨对方欢心,殊不知礼仪过度,也会让收礼人产生心理压迫感,成为一种负担。礼品只是一种形式或载体,送礼时最重要的是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意,不能把送礼单纯当成一种办事的笼络手段。目的性太强,可能会吓跑收礼者。
  小王的某位同事要去大西北支教,临行前,小王想送他一份礼物。他很苦恼,到底该送什么呢?当他想到大西北天苍苍、野茫茫,缺少绿色植物时,就有了思路。而当他知道这位同学喜欢集邮后,就更加高兴了。他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一张“绿化祖国”邮票送给他,他的同事惊喜得几乎要跳起来。后来,他给小王写信说:“礼物虽轻,但却让我瞬间感到了友情的无价。因为,这是你沉甸甸的一份情。”

追问:
 
追问:

 

上一条: 社交礼仪论文
下一条: 毕业生面试有需要了解的礼仪细节